海上安全监督50
研制历程
“海监50”号,于2010年2月在武汉武昌造船厂正式开工建设,工期15个月,在3个月的相关试验检验后,2011年6月交付中国海监使用。2013年6月改装成中国海警2350号。
日本官方称:6艘中国海监船驶入钓鱼岛附近海域
摘要: 北京时间14日早晨6时许,由中国海监50、15、26、27船和中国海监51、66船组成的2个维权巡航编队,抵达钓鱼岛周边海域,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附近海域进行维权巡航执法... ... 据中国中央电视台9月14日报道,北京时间14日早晨6时许,由中国海监50、15、26、27船和中国海监51、66船组成的2个维权巡航编队,抵达钓鱼岛周边海域,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附近海域进行维权巡航执法。 这是中国政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的声明》后,中国海监首次在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海域开展的维权巡航执法,通过维权巡航执法行动,体现中国政府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管辖,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 另据日本新闻网14日报道,据日本海上保安厅第11管区那霸海上保安本部发表的消息称,14日上午6时20分许,中国2艘海监船驶入钓鱼岛附近海域,进入所谓的“日本领海”。目前,这两艘海监船继续在朝钓鱼岛附近海域行进。 报道称,两艘中国海监船分别是“海监51号”和“海监66号”,这是日本野田政府实施钓鱼岛“国有化”之后,中方公务船首次进入钓鱼岛附近海域巡航。 那霸海保部称,14日清晨5时许,两艘中国海监船从钓鱼岛赤尾屿的北侧方向进入钓鱼岛海域毗邻水域,正在“警戒”中的海上保安厅巡视船向中国海监船发出了“不要进入日本领海”的警告,但中国海监船回答说“钓鱼岛是中国领土,我们正在进行正常的巡逻任务。”随后在6时20分许,这两艘中国海监船进入钓鱼岛海域。 消息说,日海保厅巡视船没有进行“强行拦堵”,目前,中国海监船正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行驶中。
结构特点研制历程使用情况
东京消息: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第11管区海上保安总部(那霸)表示,已经确认当地时间14日早6点20分左右,中国“海监51”号和“海监66”号2艘船只进入钓鱼岛赤尾屿附近海域。
技术数据
- 舰长:98米
- 型宽:15.2米
- 航速:18节
- 自持力:60天
中国海警2350,原名中国海监50。 “中国海监50”号是一艘集巡航执法与海洋调查为一体的4000吨级海监船,是中国综合能力最强、设备设施最先进的多功能大型中远程海洋监察船,为中国海监旗舰船“中国海监83”号的姊妹船。2011年12月,“中国海监50”号正式履行海洋巡航维权执法职责。
在上午7点05分左右,又有4艘中国海监船进入钓鱼岛黄尾屿附近海域。此前进入赤尾屿附近海域的另2艘中国海监船则于7点50分左右驶离。
使用情况
2012年9月14日,中国海监50船抵达钓鱼岛海域开展维权巡航执法。当日6时许,由中国海监50、15、26、27船和中国海监51、66船组成的2个维权巡航编队,抵达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海域,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附近海域进行维权巡航执法。这是中国政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的声明》后,中国海监首次在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海域开展的维权巡航执法,通过维权巡航执法行动,体现中国政府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管辖并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
据悉,9月14日6时许,由中国海监50、15、26、27船和中国海监51、66船组成的2个维权巡航编队,抵达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海域,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附近海域进行维权巡航执法。这是中国政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的声明》后,中国海监首次在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海域开展的维权巡航执法,通过维权巡航执法行动,体现中国政府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管辖。
- 名称:海监50
- 建造时间:2010年2月
- 下水时间:2011年
- 服役时间:2011年6月
- 现状:在役
- 前型:上海港
- 同型:海监83
- 制造厂:武汉武昌造船厂
海监50中国
结构特点
有舰载直升机起降平台,并设有室内机库;目前舰载直升机为直-9型直升机。该船采用电力推进,不设舵而通过改变螺旋桨方向来调整航向,同时船头也有螺旋桨辅助改变方向,因此可以完成原地转向,旋转一周耗时仅12秒。同时拥有动力定位装置,可以在7级海况中维持原地不动。船上配有海水淡化装置。